刘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学校设立专业心理咨询室”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您结合实际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对今后我们进一步加强这项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由于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功能和服务对象不同,从2012年起,学校统一把心理咨询室改为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室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对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河南省教育厅和市教体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求各地各学校一定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工作。河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的通知(教基一〔2015〕769号文件)、《平顶山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辅导室指导意见》(平教普〔2015〕65号)文件要求各中小学积极推进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工作。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应作为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必备条件,各地各学校要按照《指南》要求,结合实际,规划专用场地,配备相应的设备和资料,保证心理辅导室的基本配置。要加强心理辅导室的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心理档案,开设心理热线,发挥其应有功能。关于师资配置方面,市(县、区)每年都通过招教考试公开招聘心理健康教师。从2010年开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场会和平顶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示范区的创建活动规范心理辅导室建设。
2019年3月28日—4月7日,市教体局对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开展调查研究,市区学校和部分县的中小学都有心理辅导室,但是80%以上的学校心理辅导室距标准化的心理辅导室还有很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多数农村学校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二是心理健康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县城和农村学校心理辅导室配置严重不达标;三是能给学生上课且能给师生做心理辅导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严重缺乏。
以后努力方向:一是各地教育部门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二是中小学继续招聘心理健康专业毕业生充实师资队伍,要求每个学校必须配置一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并加大师资队伍业务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三是重视农村学校特别是偏远农村学校的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及专业教师配备,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种问题甚至违法犯罪应提前干预及心理疏导;四是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教师的业务指导和心理辅导室建设的督导。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今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
2019年6月27日